社區參與

/

/

社區參與

從創新的研究合作到社區參與,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致力將知識轉化為行動。

以下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一些項目:

賽馬會We WATCH 優活健康計劃

項目負責人:黃仰山教授
項目期間:2023 – 2025

本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是本港首個應用生活醫學以對抗慢性疾病的公共衞生項目,透過協助中年人士改善生活習慣,推動健康生活方式。

「生活節奏日益加快是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我們希望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推廣健康習慣,以減低慢性疾病的風險,從而長遠紓緩公共醫療系統的壓力。」——黃仰山教授,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

低收入家庭健康評估計劃

項目負責人:黃麗儀教授
項目期間:2022 – 2024

本計劃與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合作,為251名來自基層家庭的幼稚園及小學生及其家長進行健康評估,揭示了他們在健康與福祉方面的重要資訊。

「我們的研究不僅突顯了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及社會福祉方面的挑戰,更強調及早發現與介入的重要性,確保這些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獲得所需的支援。」——黃麗儀教授,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院長(教與學)

南亞女性在香港醫療經歷中的溝通不公與情感掙扎

項目負責人:董咚教授
項目期間:自 2021 年起

本研究項目由香港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金」資助,自 2021 年起展開兩項研究,探討巴基斯坦女性——香港最邊緣化群體之一——在本地公共醫療系統中所面對的歧視問題。在主導性的華人文化背景下,族裔、階級與性別的交織,共同塑造了該群體在醫療服務獲取上的不平等。

首項研究於 2024 年完成,為期 24 個月,採用社區參與式行動研究方法,並與多個為本地多元文化社群提供社會服務的非政府組織合作,深入了解巴基斯坦女性的實際健康需要。

延續此研究,第二項正在進行中的研究將採用「影像發聲」(photovoice)方法,從巴基斯坦女性的視角出發,探索她們在香港經歷情感痛苦的意義與經驗。

賽馬會「醫家‧營聚」健康社區客廳計劃

項目負責人:黃麗儀教授
項目期間:自 2021 年起

本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是一項三層次的健康與營養支援項目,專為居住於九龍城、荃灣及葵青區劏房的居民而設。計劃匯聚護士、營養師、社工、學者及公共衞生專業人員,透過健康保護知識的傳遞及社區資源的更有效運用,致力長遠地提升居民的自我照顧能力與生活質素。

香港健康促進學校認證系統

項目負責人:黃至生教授
項目期間:自 2001 年起

「健康促進學校認證系統」由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轄下的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CHEHP)於「香港健康學校獎勵計劃」中開發及推行,是本港首個同類型的獎勵計劃,並獲世界衞生組織西太平洋區認可。

該認證系統從六大範疇評估香港學校,包括健康政策、人際關係、健康生活方式實踐等,至今已向超過170間學校頒發金、銀、銅獎項。

在2024年,CHEHP舉辦「健康學校論壇2024」,發表有關中學生抑鬱症狀的調查結果,並探討如何在學校及家庭中推廣學生心理健康。

賽馬會痛「正」能量計劃

項目負責人:薛詠珊教授
項目期間:2019 – 2023

本項目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為期三年,旨在透過服務、健康教育及研究,推廣長者慢性痛症的紓緩措施,並提升公眾對此議題的關注。

「我們的跨專業團隊包括醫生與護士、中醫師、營養師、物理及職業治療師、輔導員及體適能教練……我們希望透過所收集的數據,長遠為長者的骨骼與肌肉健康提供更有效的改善方案。」——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薛詠珊教授

賽馬會e健樂電子健康管理計劃

項目負責人:黃仰山教授
項目期間:自 2016 年起

本計劃於 2016 年啟動,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是本港首個結合數碼健康管理科技、社區照顧及專業支援的全港性長者護理支援項目。計劃採用創新模式,推動長者預防性健康護理,並提升其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為主要合作夥伴之一,並與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及多間本地非政府機構攜手合作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