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霭中看臭氧】鼻腔灌进炙热的空气,烈日下维港对岸笼罩于灰蒙雾霭中。香港夏季的大晴天空气污染间中爆表,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何建辉教授指出,此现象是由于阳光照射空气中的氮氧化合物(NOx)和可挥发有机物质(VOCs),产生化学作用,形成肉眼可见的光化学烟雾及臭氧。
空气污染物PM2.5早年广受关注,而本地PM2.5水平于过去20年呈下跌趋势;然而,同期的臭氧浓度却持续上升。吸入过量臭氧有机会损害呼吸系统,引起喉咙痛、气促等征状,甚至令哮喘及肺气肿患者病情恶化。何建辉教授过去的研究更发现,部分VOCs组分与慢性阻塞性肺炎或心脏衰竭入院率有关。
不过,本港监测站涵盖的VOCs类别主要涉及汽车排放,何建辉教授指出,数据未足够有效地分析本地臭氧成因,「数据有很多空白要填补,我们未知道当中哪个部分有机会影响臭氧水平,我们要先理解背后机制才可以下决定,进而思考如何控制空气污染。」
「健康空气行动」举办网上讲座「跨院校活动 —— 结合知识与行动」,何建辉教授届时将分享由臭氧引致的健康风险,以及本地和邻近城市的臭氧监测及控制。公众可到以下网址报名参与。
日期:2021年6月24日(星期四)
时间:4:30 - 5:30 pm
语言:广东话
活动形式:网上直播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