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犹豫】政府和商界推出多项措施鼓励市民接种疫苗,中大赛马会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助理教授郭健安教授指出,本港过去出现「疫苗犹豫」,大部份人仍在观望接种后果,导致接种进度缓慢,社会诱因有助鼓励市民重新考虑接种,但是成效受疫苗信心等因素影响。
学院院长黄仰山教授及助理教授郭健安教授于去年本港录得首宗确诊个案至今,持续以问卷追踪市民对新冠疫情的看法。结果显示,去年年中第三波疫情高峰期间,仅48.7%受访者有意接种疫苗,远低于同期全球19个地区平均的71.5%[1];于第三波疫情稍歇时,本港有意接种比例更跌至不足4成。
随着市民更了解新冠肺炎的特性,他们对疫情的观感随之转变。受访市民中,愈来愈多人认为感染新冠肺炎的严重性不高,而相信受感染后可康復的比例更大幅增加。感到焦虑的市民比例,亦较疫情初期少。
郭健安教授指出,本港感染率不高,加上市民对疫情的焦虑降低,可能令他们自觉毋须急切接种疫苗,「大部份人不是不愿意打针,而是站在中间犹豫和观望,是香港接种率低的原因。」从初步数据看到,即使疫情进入第四波,市民接种意愿仍然持续下降,而55岁或以上长者更属接种意欲最低的年龄组别。郭指出,由于接种比例远不及群体免疫所需水平,预期未来仍会出现多次小型爆發。
不过,受访市民大多遵守防疫措施,戴口罩、咳嗽时掩口及使用消毒搓手液,维持九成以上人士採用。市民对社交距离的意识亦提高,表示会减少社交活动的人由疫情初期六成多,增至九月中的八成多。
要了解疫苗犹豫成因,可以用「5C模型」分析,包括信心(confidence) 、自满(complacency) 、规限(constraints) 、权衡(calculation)和集体责任(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是次研究显示,对疫苗较有信心和集体责任感,而自满得分较低的人,愈倾向接种疫苗。
研究刊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新發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1. Lazarus, Jeffrey V., Scott C. Ratzan, Adam Palayew, Lawrence O. Gostin, Heidi J. Larson, Kenneth Rabin, Spencer Kimball, and Ayman El-Mohandes. 2021. “A Global Survey of Potential Acceptance of a COVID-19 Vaccine.” Nature Medicine 27 (2): 2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