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News & Press

Hot News

JCSPHPC学者于世界家庭医生组织亚太区会议(WONCA 2025)荣获奖项

  • CUHK JCSPHPC
  • 2 days ago
  • 2 min read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两位杰出学者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世界家庭医生组织亚太区会议2025」(WONCA Asia Pacific Regional Conference 2025)中,凭学术演讲(oral presentation)中的杰出表现,荣获奖项。


JCSPHPC教授黄至生教授关于「食道鳞状细胞癌筛查测试的表现:系统性回顾与统合分析」(Performance of Screening Tests for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的口头报告获得杰出研究奖(Outstanding Research Award)


JCSPHPC助理教授黄俊杰教授关于「重新审视平均风险的亚裔人口进行大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成本效益分析」(Revisiting the Starting Age of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for Average-Risk Asian Population: A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的口头报告则获最具潜力研究奖(Promising Research Award)


食道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影响食道内壁的食道癌。黄至生教授的研究汇集了 161 项研究(81 篇研究文章)中 32,209 位受试者的资料,以双元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了不同筛查方法对食道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准确性。研究结果凸显,内窥镜技术(口周和经鼻)和细胞学检查的诊断准确度相若,而新兴技术如自身抗体和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 则显示有希望成为非侵入性的食道鳞状细胞癌筛查工具。


该研究与墨尔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及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进行,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黄俊杰教授的研究由香港医疗卫生研究基金(HMRF)资助,以100,000 人规模的模拟研究,对在 40、45 和 50 岁开始进行大肠癌筛查的成效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在45 岁时开始进行粪便免疫化学测试(FIT)筛查符合成本效益,比50岁才开始更更具挽救生命的能力,也比在40岁时开始更经济。


该项研究与哈佛医学院、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斯大学旗下教学医院Erasmus MC 及其他机构合作进行的。在早发性大肠癌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研究结果或为香港大肠癌筛查计划的发展提供资讯。研究结果已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和 Lancet Regional Health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亚太区会议2025」(WONCA Asia Pacific Regional Conference 2025)汇集了亚太地区家庭医学和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于2025年4月24日至27日在韩国釜山举行。黄至生教授和黄俊杰教授获得表彰,突显了JCSPHPC在推动公共卫生研究和政策方面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