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最新消息及報導

最新消息

中大醫學院研究顯示口服抗病毒藥物「帕克斯洛維德」可將免疫力弱患者的新冠後死亡風險降低42% 並揭示其與疫苗接種產生協同效應
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兩項最新研究,深入探討口服抗病毒藥物「帕克斯洛維德」(又名nirmatrelvir-ritonavir,以下簡稱Paxlovid)對新冠患者在降低急症期後死亡的風險及出現後遺症的有效性,以及Paxlovid與疫苗接種狀況的相互影響。在第一項研...
2024年12月30日


【新聞稿】中大與歐美合作夥伴共同領導國際研究 為自閉症患者男女失衡比例帶來嶄新見解
自閉症譜系障礙(簡稱ASD)患者男多女少,比例約為4比1,然而醫學界一直未能確定導致這種性別差異的原因。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聯合歐美合作夥伴最近進行一項國際研究,為理解ASD男女患者比例失衡帶來新突破。他們的研究揭示,因先天遺傳因素而患上ASD的男性個案比例較女性個案高出約...
2024年5月10日


研究:原發性腦癌|年輕男性發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國家的升幅較為顯著
原發性腦癌雖然不算普遍,但生存率遠較其他癌症低。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與環太平洋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簡稱APRU)合作,調查原發性腦癌的全球分佈、高危因素和流行病學趨勢。...
2023年1月16日

研究: 新冠口服藥可降低住院患者死亡風險近八成並可顯著減低門診患者入院率近九成
本港自第五波疫情起向新冠患者處方兩款口服抗病毒藥。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聯同港大醫學院急症醫學系團隊,分析了本港今年2月至3月期間(第五波高峰)54,355名到指定診所求醫或於公立醫院留醫的新冠確診患者數據,包括60歲或以上的患者,以及60歲以下患有一種或以...
2022年10月6日


研究:多發性骨髓瘤|發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國家的男性長者升幅最為顯著
「多發性骨髓瘤」與「淋巴瘤」、「白血病」並列為三大血癌。多發性骨髓瘤是本港第三常見的血癌。根據香港醫管局數字,2019年本港新增320位患者,比十年前的發病案例數增加近四成。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與環太平洋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2022年8月6日

![[成功開發] 實時生物信息平台評估新冠疫苗效用 針對變異病毒](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ff4f92_b3189a59cc1347e087f4df3c008f37a5~mv2.jpg/v1/fill/w_450,h_338,fp_0.50_0.50,q_90,enc_avif,quality_auto/ff4f92_b3189a59cc1347e087f4df3c008f37a5~mv2.webp)
[成功開發] 實時生物信息平台評估新冠疫苗效用 針對變異病毒
著新冠病毒持續突變及變異病毒株不斷出現,醫學界有迫切需要即時評估新冠疫苗的有效性,以進一步開發和更新疫苗。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王海天教授和徐仲鍈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了一項生物信息演算方法(演算法),通過分析「遺傳距離(Genetic...
2022年7月15日


【長新冠】利用腸道微生態準確預測、診斷及治療
中大醫學院全球首次證實,新冠肺炎長期綜合後遺症(又稱「長新冠」)患者擁有獨特的腸道微生態,透過檢測「長新冠型腸道微生態」可以預測罹患「長新冠」的風險;更可透過檢測康復者是否帶有「長新冠型腸道微生態」而對症下藥。研究結果已於權威醫學期刊《Gut》發表。...
2022年4月11日


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究發現 吸煙增加患上新冠肺炎的風險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聯同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合作研究,透過分析大量人類基因組相關的研究數據,發現吸煙增加患上輕微至嚴重程度的2019冠狀病毒病(新冠肺炎)之間的因果關係。有關研究文章已於知名的同行評審藥物濫用期刊《Addiction》發表。...
2022年3月2日


Research finds Eastern Asia’s lung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highest in the world
Lung cancer is the most common cancer and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cancer death in Hong Kong. Researchers from CU Medicine JC School of...
2022年1月28日
bottom of page